一季度經濟初顯暖意  “中國PMI指數連續四個月回升,意味著中國大陸經濟很可能已企穩回暖”,中國大陸統計局長馬建堂近期如是表示。對於已經走完2009年第一季度的中國經濟,官員和學者都紛紛強調已經出現回暖的跡象。  似乎與自然季節同步,在金融危機衝擊下的中國大陸經濟,正開始流露出暖意。從9日起,大陸國家統計局將陸續公佈一季度重要經濟資料,同時這也是決定全年經濟走勢和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一季度中國經濟已經出現反彈,並有望在二季度繼續好轉。有分析稱,各方對GDP的表現雖不樂觀,但認為一季度會是全年最困難的時期,後三個季度經濟會逐漸升溫。  中國總理溫家寶日前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加深,但中國部分地區和行業經濟已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目前已公佈的經濟資料也印證了這點:3月以來,中國大陸實體經濟的領先指標出現多個“第一次”:發電量、房地產與汽車銷售量、新開工專案計畫投資、製造業PMI均呈現第一次反彈。  目前來看,雖然外需可能會變得更“冷”,但國內基本面對進出口的支撐作用正在加強。中國大陸經濟回暖苗頭一方面體現在投資的增長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消費在增長上。作為國內消費主要指征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今年前兩個月同比增長15.2%。雖然比去年同期回落5個百分點,但是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在CPI六年來首次下跌的背景下,如此增速已實屬不易。  啟動內需為拉動中國大陸經濟助了一臂之力。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預測處處長徐連仲認為,首先嶄露轉好跡象的正是汽車、水泥等行業,“尤其是汽車銷量已為全世界矚目”。1至2月份汽車銷量達156.36萬輛,同比增長2.7%,並連續兩個月超過美國,成為當月全球銷量第一。而剛剛公佈的資料顯示,受國家汽車振興規劃等政策激勵,國內車市持續回暖,3月份國產汽車銷量預計達到108萬輛,超過去年3月的105萬輛,再創月度銷量歷史新高。  前3月民航國內旅客運輸量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1%、13%、14%,自2008年3月之後再次回歸兩位數增長。2008年,民航全行業虧損252億元人民幣,而今年一季度國內航空公司開始實現整體盈利,初步統計利潤總額達8億元。4月8日,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表示,大陸民航經營狀況已全面回暖,預計4、5月份民航國內市場還會有更大的突破。  港口方面的最新資料也反映大陸經濟的新動向。今年一季度大陸規模以上港口生產仍位於低谷,但3月份出現止跌反彈跡象。據初步統計,今年3月份,大陸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2%;港口煤炭發運量達到4000萬噸左右,接近正常水準,外貿鐵礦石進口量達到5100萬噸,創下月度和季度新高。受世界經濟大環境影響,外貿集裝箱吞吐量依舊處於下滑的低迷狀態,但跌幅有明顯放緩趨勢。  同時,中國大陸今年三月份PMI(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2.4,已是連續四個月回升。中國大陸統計局長馬建堂表示,這意味著中國大陸經濟很可能已企穩回暖,表明中國大陸政府擴大內需、促進增長、調整結構、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一攬子政策已經顯效。  此外,海關總署官員也表示,儘管今年頭兩個月出口大幅下降,但3月份的資料確實有好轉。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分析稱,綜合觀察經濟指標,可以說中國大陸經濟下滑的勢頭穩住了。“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隨著政府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經濟回暖的有利因素在積累、在增加,下半年的經濟會有明顯回升。”  消費成刺激經濟重點  中國大陸政府推出的一攬子調控措施成效顯著,各種救市措施至目前已有成效。此外,針對中國大陸經濟的後續政策,市場曾預期國務院將進行新一輪經濟刺激計畫,中國在4月初擴大經濟刺激方案的可能性增加。  4月15號,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在16號公佈一季度宏觀經濟資料前提前召開,並對下階段經濟工作做出八項部署。雖然市場熱切期盼的“第二輪新經濟刺激計畫”落空,但是從會議報告中我們還是可以嗅出其中的一些論調。消費無疑成為下一輪經濟刺激計畫中的重頭戲。  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面實施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畫。而擴大消費被擺在一攬子計畫中的重點位置,八大工作部署中的第二條即是:著力擴大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進一步完善“家電下鄉”政策。積極擴大文化、旅遊、資訊等服務性消費,穩定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  上海證券認為,擴大消費是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關鍵,平安證券也認為為了提高本輪經濟刺激的有效性和防止經濟增長在未來政府投資增速下降時出現較大波動,如何擴大居民消費是下一步政府政策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投資方面的政策將進入消化期,而刺激消費是下一步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的主要看點。以目前形勢來看,在投資及其裙帶效應拉動下,二季度GDP增速有望走出一季度穀底。但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並不扎實牢靠,短期打破居民儲蓄高企和存貨補庫低迷僵局的唯一出路,是各級政府出臺高杠杆的刺激消費政策。至於政策的形式可能是多樣化的,歸根到底就是各級財政的補貼,比如補貼5%,杠杆效應就是20倍,拉動效應相當可觀。  消費概念受青睞  伴隨政府和機構對刺激消費的共識, 涉及消費的行業表現突出,佔據近幾周漲幅的前列。券商對零售商業板塊也表示較為看好。光大證券昨日發佈行業投資報告,建議買入零售股,板塊上漲空間30%。報告認為,商業零售行業基本面有望在二季度明顯回暖,包括汽車、房地產以及和房地產相關的傢俱裝潢產品等耐用消費品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好轉勢頭,考慮到零售板塊整體淨利潤仍能維持正增長,在相對樂觀的經濟預期下,淨利潤有望實現10%以上的增長。  光大證券認為零售行業明顯被低估,整個板塊目前的估值水準在23倍左右,其他週期性行業和2009年業績下滑的行業的估值水準都超過了零售板塊,商業零售板塊估值還有30%以上的提升空間。不過東海證券的報告也表示偏於謹慎,認為宏觀指標暫無零售市場好轉跡象,南京證券認為強勢反彈抑或為曇花一現,給予商業零售行業“中性”評級。  在基本面利好和行業估值偏低的情況下,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日益顯現。不過近期大盤震盪不穩的局面,令筆者對消費概念能否形成持續的熱點,甚有憂慮。


汽車旅館,85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kao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