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出生於台北縣瑞芳鎮,父親為礦工。曾因家中經濟狀況不佳而輟學,而後半工半讀完成學業,並於學生時代開始撰寫小說。集作家、導演、劇場人等多重身分於一身,執導的電影《多桑》曾獲多項國際大獎。近年致力於推動「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你生長於九份礦區,這些童年印象為你帶來什麼影響?


礦村的人來自台灣各地,都是離鄉背井的遊子。整個聚落的人像「生命共同體」,沒有比較,總是互相幫助,一個人的事,彷彿是全村的事,可說大家都「剖腹相見」。在這樣的環境成長的我,即使離開故鄉,步入社會多年,對人仍沒什麼防心。另外,由於挖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工作,我從小見到太多生離死別,感受到死亡隨時都在發生。也因此,我認為人得珍惜現在,更要「盡情燃燒」。


父母親在你的生命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我的父親本來住在嘉義,二二八事件時,他看到有人遭槍殺,雖是陌生人,他卻上前拈香祭拜死者,惹上麻煩,才「落跑」到九份。記得以前颱風來,他總是先跑去鄰居家幫忙修屋頂,修好了再修自己家,是個非常重情義的人,對我往後待人處事產生很大的影響。


九份民宿,85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kao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