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醒報記者賴宥霖特稿】宜蘭縣長呂國華前陣子在台灣最大的網路論壇批踢踢發表了一篇文章,結果卻被噓的很慘,反觀歐巴馬的網路行銷策略在美國卻獲得巨大成功。這中間落差的關鍵,在於台灣的政治人物對於「網路」的認知,仍然處於傳統媒體的思維,不瞭解網路的平等性,他們旨在「宣告」消息,卻不在乎網友的意見。


台灣的政治人物近年來掀起一陣網路風,許多政治人物不但開設部落格,還有許多政治人物擁有Twitter、Facebook、Plurk的帳號,甚至找來講師教他們如何「發樓」、「發推」、「發噗」跟「犯嘀咕」。


不過,不同於國外的「歐巴馬模式」著重「溝通」,台灣政治人物的網路策略仍然採用「宣導模式」,將部落格當作官網來經營,我們仔細看許多政治人物在部落格或微型部落格的內容,不管是所寫的文章、所噗的文字,或是所犯的嘀咕,大多數屬於新聞連結、新聞稿,或者是自家陣營的活動,鮮少有跟網友的互動。


宜蘭縣長呂國華在批踢踢被噓爆?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端倪。


呂國華在批踢踢的宜蘭版發表了一篇《哈囉~~!!! 我是宜蘭縣長呂國華^^》的文章,在介紹自己部落格時說了這麼一段話:「上面除了會介紹宜蘭的特色跟縣府的活動之外,也會寫一些我的心情。各位對宜蘭有任何看法、建議、批評等等…或是需要我來為您服務的地方,都請各位在我部落格留言。」


雖有鄉民(泛稱批踢踢網路使用者)稱讚他「跟的上潮流」,但更多給他的是噓聲,鄉民不但不領情,還嗆他「還我童玩節」。或許有部分網友是因為對童玩節消失不滿、有部分對他個人施政有意見,不過更本質的是他跟網友對於網路認知的落差。


這段文字放在官方網站上當然沒問題,可是這是在「批踢踢」。網路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呂國華就算是宜蘭縣長,到了批踢踢仍然是一個「鄉民」。當他選擇以縣長身份進入到批踢踢、以縣長的口吻說話,無形中就與網友有了隔閡。


網友不是笨蛋,不會因為政治人物請寫手寫(或者自己寫)了文章,就會感覺跟政治人物比較親近。多數網友願意上政治人物部落格或微型部落格的原因,在於網路上可以直接跟政治人物溝通,平常在電視上感覺高不可攀的政治人物,在網路上可以直接嗆他、可以直接表達你的意見。如果上了網路,還表現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味,網友當然敬謝不敏,由此也可以看出,為何眾多政治人物的部落格冷冷清清。


根據台灣網路使用中心的調查,台灣網路使用人口去年為止約為一千四百萬左右,其中35歲以下的人口使用率在九成以上,到了45歲,仍然有將近六成的上網人口。跟五年前的數據比較起來,各個年齡層的上網人數都顯著增加,就連以往認為不怎麼上網的45歲以上族群,成長率也將近兩成。


換言之,網路在未來的影響性會更加巨大,甚至已經有人預言,未來選舉的決勝點會在網路上。但是網友關心的,不是政治人物會用多少Web 2.0工具、有沒有Twitter或Plurk的帳號,而是在接收到網友的訊息之後,政治人物願不願意聆聽、願不願意回應網友的意見,而非只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網友身上。


當網路逐漸取代傳統媒體,成為最大的公民意見出口時,政治人物要先修一下「網路政治學」,就算沒有自己時間經營,也應該請專業的人才代為管理,像歐巴馬所經營的部落格便是這樣做。最重要的,恐怕是心態上應該做調整,摒棄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聆聽並尊重網友的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kao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