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石壁部落,原本居住著20多戶以農獵為生的泰雅族人,40年前因政府遷村計畫而移居東河國小旁,原來的住居淪為族人返回工作才用農舍;15年來,石壁部落藉著林淑莉的泰雅傳統染織工藝,不僅發展成染織工藝園區,更開創部落新生契機。


學習染織 傳續泰雅工藝


復興美工畢業的林淑莉,求學階段便對原住民染織工藝相當感興趣,20多年前參加南庄的賽夏族巴斯達隘,與泰雅族青年羅幸.瓦旦結緣,進而成為泰雅媳婦;婚後的她不忍泰雅染織工藝凋零,開始學習染織技術,85年與丈夫返回石壁部落祖居成立工作坊,並帶著山村婦女從傳統織布出發,傳續染織工藝。


多年來,林淑莉以傳統染織工藝為基礎,並不斷吸取新穎設計觀念,替泰雅織物注入新意,將原本單純做為泰雅族服飾使用的織布,提升為生活織品;她的作品也屢次獲獎,工作坊逐漸嶄露頭角。


工藝園區 帶動部落產業


民國90年,政府推動部落振興計畫,當時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的林淑莉,與社區居民共同推動石壁部落社造,95年工作坊成為染織工藝園區,進一步帶動部落產業文化;目前園區有泰雅族人開設的2家民宿、2家餐廳,加上工作坊,提供了10多個就業機會,不僅族人生活改善,也讓石壁部落生機再現。


園區內有織染色植物園、自然生態農園,傳統泰雅竹屋造型的工藝教室還提供植物染DIY、傳統織布技能課程及泰雅文化解說,帶領遊客深度體驗石壁部落及泰雅文化之美。


林淑莉說,她從未料想過一個單純的念頭,會激發出如此美妙的火花,這也是社區凝聚向心的結果;園區未來將以文化產業發展帶動休閒觀光,讓更多的族人願意回到部落一起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kao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