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學院洗禮 大學生更懂回饋

更新日期:2010/07/16 03:02 陳至中/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陳至中/台北報導】

 

大一就住進清華學院(即住宿學院)的清華大學外語系二年級學生周秀樺,歷經住宿學院「學習與交流」洗禮,更懂得關心、回饋社會,而由於台日混血兒的特殊身分,讓她對新住民充滿熱情,經常扮演故事志工。

 

清華大學昨天舉辦清華學院分享會,邀請建築學者漢寶德、運動國手紀政、社會評論家平路等人來加持。校長陳力俊說,過去兩年「住宿學院」的實驗非常成功,明年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將十八%新生納入另兩個住宿學院(「厚德書院」及「載物書院」),而外語系周秀樺是昨天活動「看板人物」。

 

周秀樺昨天一身「村姑」打扮,穿小碎花上衣、七分褲和偌大的斗笠,「在台北穿著這身衣服,我一點都不感覺慚愧!因為我就是來自農村!」

 

來自彰化溪湖農村的周秀樺,近來幾場農民抗爭活動幾乎無役不與。她表示,如果不是「繁星計畫」,根本考不上清華大學,因此,她進入大學後,便積極想要回饋上天給予的這份「幸運」。一次清華學院舉辦「花東漫走」,當雙腳一步又一步扎實地踩在土地上,那種真實親切又緩慢的感覺,讓她感動不已,更令她驚訝的是,身旁學姊竟自發地從背包拿出塑膠袋,沿途撿拾路上垃圾。

 

也因此,她決定從切身相關的議題著手,近來農村議題火熱,從反國光石化、農村再生條例到苗栗大埔事件,大小活動常可見到其身影。而由於台日混血兒的特殊身分,也讓她積極投入台灣「新住民」關懷活動,不但扮演說故事志工,也為她口中的「南洋姊妹們」爭取權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kao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