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政府與民間企業正掀起一股投資海洋深層水的熱潮,尤其東部地區因地形的特殊性,更成為眾家必爭之地。根據官方推估台灣東部深層海水,未來整體產業的年產值估計可達180億元以上。目前已有廠商在宜蘭、花蓮分別設廠營運,政府也計畫在台東設立深層海水產業發展園區,並率先在花蓮設置深層海水驗證中心,對開拓藍金產業似乎信心滿滿。


深層海水在美國發展的歷史較日本早,但是後者發展之快速與多元化則更勝於前者,也成為國內產官學爭相模仿與朝聖之地,連官方報告也特別喜歡舉日本推動深層海水的實例,來強調該產業的多元性與所蘊藏的龐大商機。


目前國內市面上也開始販售相關商品包括:飲料、藥品、化妝品、健康食品等等,價格明顯高出同類產品數倍,有國內學者專家對此曾提出專業質疑包括:業者宣稱的深層海水成份、功能、療效及冷水養殖的經濟效益等等,希望提醒各方不要操之過急,以免重蹈過去廠商,因聽信政府機關的宣傳,未經詳細評估,即大舉投資商業性超集約養殖,最後落得血本無歸的覆轍。然而在研究機構加持下,政府計畫投入數十億的經費來發展台灣的「藍金」產業,也勾勒出美好的願景,讓不少廠商躍躍欲試,希望一圓「滔金夢」。


就在國內一片看好聲中,日本媒體於去年底刊登一則日本企業相繼結束海洋深層水經營的消息,報導內容指出日本最早由民間成立之海洋深層水供應公司—京濱急行電鐵集團,將於今年3月結束旗下經營7年之海洋深層水業務,其他民營的海洋深層水企業也將陸續收攤。對照這些企業當初信誓旦旦,點水成金的豪氣,讓人不勝噓唏。


至於經營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在於,目前海洋深層水在日本的熱潮已退,相關產品市場銷售業績持續低迷不振,加上鹽害導致戶外設施迅速老化,龐大的建設資金與維護費用,讓私人企業不得不壯士斷腕退出該市場,留下國營企業繼續支撐。間接證明先前學者專家對國內如此熱衷投入該產業,所提出的諸多警語,不是全然沒有道理。固然日本不能,不代表台灣就不行,但是在知悉居該領域翹楚的日本海洋深層水企業,其現況與預期目標出現極大落差後,政府應深入瞭解原因並做適度調整。


由於深層海水具有低溫安定性、潔淨性、少病源菌、富營養性、礦物特性等特徵,且數量龐大(佔海水總量95%),在全球水資源面臨短缺之際,確有開發的潛力。但是因事涉自然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利用,政府事先要有妥適的規劃,訂出相關管理規範,嚴格執行,不要放任企業任意開發,最後卻必需由政府出面善後。國內業者對於海洋深層水產品功能的宣傳,亦不應該無限上綱甚至神化,這樣反而會讓消費者因期待落差,而產生排斥感。特別是高密度開發海洋深層水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沿岸漁業活動、觀光休憩、航運、國防、社區發展等造成負面衝擊,更是不容輕忽,必須經過審慎評估並妥善因應。


過去國內有關發展海洋深層水可行性評估報告,有太多係直接沿用國外特別是日本方面的數據資料,過於便宜行事且並不全然適用台灣,至少在農耕與水產養殖方面的經濟評估,明顯過於樂觀。政府推動海洋深層水必需做更務實的評估與規劃,找到適當的切入點與重點發展方向,切勿倉促上路反扼殺了一個原本值得期待的新興產業。


台東民宿,85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kao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