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見龍膽石斑是在水族館,牠是一般魚的10倍還大,當工作人員潛下水餵食時,所有的魚都搶成一團,只有牠完全置身事外,遠遠地看著這一場世間紛爭,有時還會張大嘴,好像無聊到要打哈欠一樣,但嘴張開後卻突然停格,變成一張滿是驚訝的臉,非常好笑;後來才知道,這種傻大個是魚中珍品,每年為台灣的養殖漁業創造高達10億元的產值。


台灣的石斑養殖,以2007年的統計,年產1萬7千多公噸,產值38億台幣,占全世界總產值58%,外銷以青斑最多,其次為龍膽石斑。


曾獲「金魚獎」及十大傑出漁民的戴昆財,自1990年投入石斑魚養殖工作,至今已近30個年頭,他突破許多養殖的瓶頸,擁有5種石斑魚的人工養殖技術。戴昆財說,目前全球有7種石斑魚能靠人工養殖,台灣擁有包含龍膽石斑的其中6種養殖技術,之前日本、香港是兩大主要外銷地,由於大陸需求量增加,再加上獲利高,龍膽石斑是養殖業中最被看好的明日之星。


龍膽石斑價格相當穩定,目前市面上的龍膽石斑大約都是養殖3年,重量在30~50台斤,每台斤約400~600元,其魚肉口感似圓鱈,魚皮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魚骨可熬湯,魚下巴、魚肚都可利用,可謂全身是寶。


野生的龍膽石斑數量並不多,將此魚奉為珍品的香港一個月也不過抓個3、5條,在野生自然的情況下,2吋魚苗存活率不到千分之1,但人工養殖的存活率則可提高到1%~3%。


養殖龍膽石斑的關鍵期在卵孵化到2吋苗階段,海水溫度也必須較為溫暖,因此無論是種魚、白身苗、育成階段,都集中在台南以南。不過,雖然前期並不容易飼養,在育成階段的龍膽石斑就容易照顧多了。


戴昆財說,「龍膽石斑是最適合懶人和老人養的魚」,指的是不能餵牠餵得太勤,餵太飽反而會養不活,要遵守餵1天休2天的原則。


(圖/龍膽石斑創意菜,由同德家商洪廷瑋創作的「奇臻巧含玉秀苞」。王以瑾攝影)


(圖/景豐樓邱志義的「麻醬冷魚麵」。王以瑾攝影)


龍膽石斑是今年台灣美食展的主題之一,在「龍膽石斑鱻宴創意料理」展區,多家飯店各大名廚將端出50道創意料理,包含中、西、日式不同料理法;展場內除了展示活體龍膽石斑魚,民眾可以親身感受龍膽石斑到底有多大之外,還有專家進行生態介紹、營養價值分析及烹調方法示範。2009台灣美食展預定8月20日至23日於世貿展覽館登場。

 

飯店,85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kaoi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